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您好,歡迎訪問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產品分類
施工案例
聯系我們

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18653110918, 13954199333

電話:0531-81777767

郵箱:sanpi0404@163.com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漿水泉風景區管委會一樓

廠址: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工業園

新聞中心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加快綠色轉型,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發布時間:2023/5/22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發文稱,要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優化宏觀政策組合。


5月12日晚,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刊發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要堅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鋼鐵、石化、建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10個重點領域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同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財政、貨幣、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價格、環保、區域等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汽車、電子產品、住房等大宗消費,培育壯大綠色消費、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新熱點,創新消費場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及其他經濟社會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要素保障。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文章同時表示,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深化國際科技合作,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以下為全文:

新時代10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經受住了重重風險挑戰,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擘畫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明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


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領會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堅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自覺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一、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撲下身子真抓實干,不斷推動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當前,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人力資本水平、產業基礎能力和現代化程度等有待進一步提升。


這就要求我們把發展質量這一重大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加深理解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并緊緊依靠高質量發展為社會、文化、生態、安全等各方面建設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二)高質量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外部環境和深刻復雜變化的國內發展環境,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有力指導了我國新的發展實踐。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必須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努力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


(三)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四)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實踐表明,過去我國經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必須用足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邁向新征程,要求我們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五)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一段時期以來,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日趨嚴峻復雜,國內發展條件也發生著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上升,需要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完善戰略布局,做到化危為機。


在此背景下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同時,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二、牢固樹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強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要充滿信心地看到,新時代10年來我國取得了輝煌成就,未來發展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和支撐基礎,高質量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一)看新時代10年大勢: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2013—2022年,中國經濟就像一艘巨輪,劈波斬浪、勇毅前行,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121萬億元,年均增長6.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萬元增加到8.6萬元。抗疫三年來,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我國經濟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長,增速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經濟結構實現新優化。


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40萬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從9.4%、28%提高到15.5%、31.8%,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需求結構更趨協調,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得以鞏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3.1%提升至65.2%,城鄉居民收入比穩步降至2.45,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經濟動能取得新優勢。


研發經費投入從1萬多億元增加到3萬多億元,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55%,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發明專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


經濟活力得到新釋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縱深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持續擴大,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規模超過40萬億元,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形成。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二)看當前形勢: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供給穩健提升。春耕春播進展順利,早稻播種面積保持穩定。


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增速較上個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服務業強勢復蘇,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等接觸性服務業和聚集性服務業恢復較快,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5%、4.8%和13.6%。需求穩步復蘇。


一季度,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增速為近七個季度新高,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6.6%,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0個百分點。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推進,有效投資持續擴大,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4.7%,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個百分點。


外貿進出口逐月向好,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8%,實現平穩開局。信心穩定增強。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8.2%和57.0%。


三大指數連續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這表明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增長動力不斷增強,發展走勢向上向好。近期,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也紛紛調高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中國經濟加速回升將為身處困境的全球經濟復蘇提供更大動力。


(三)看今后趨勢: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一系列顯著優勢


盡管在百年變局下,我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改革發展穩定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高質量發展仍然具備一系列顯著優勢。黨的領導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兩個確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保證,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明確方向指引。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國擁有廣大地域、廣闊海域、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超大規模且最有增長潛力市場,并且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營商環境完善取得積極進展,規模經濟優勢更加鞏固。完備供給體系優勢。


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完善的配套能力和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強大產業生產能力,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擁有1.7億多戶經營主體和2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充足政策空間優勢。當前我國的通脹率較低,政府負債水平合理,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有能力有條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強大體制機制優勢。我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增強了全社會的生機活力,展現出推動發展、抵御風險的巨大優勢。


三、扎實推進新時代新征程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黨的二十大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和目標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全國兩會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乘勢而上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持續擴大國內需求


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優化宏觀政策組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財政、貨幣、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價格、環保、區域等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做到科學精準、協同發力。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汽車、電子產品、住房等大宗消費,培育壯大綠色消費、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新熱點,創新消費場景。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及其他經濟社會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要素保障。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水平。


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深化國際科技合作,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鋼鐵、石化、建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10個重點領域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高標準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扎實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繼續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和達產。


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與共建國家務實合作,保障中歐班列安全穩定暢通運行。


(四)統籌推進城鄉區域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培育農村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和循環,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穩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力度,不斷提升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


(五)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


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挑戰,切實維護國家安全。保障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積極開展重要農產品國際合作。加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障重要基礎設施安全。


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化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統籌做好中小銀行、保險和信托機構改革化險工作,加快構建防范化解風險長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我們要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科學精準實施宏觀調控,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本文作者:鄭柵潔,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原文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刊發署名文章: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技術支持: